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报价 | 新闻投稿:ldqxnw@163.com
注册
首页|新闻|图库|论坛|时尚|房产|跳蚤|旅游|教育|汽车|财经|娱乐|分类|健康|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民族风情

“保护民族特色村寨,促进贵州旅游繁荣发展” ——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现场会观摩侧记

 为进一步加强“十三五”期间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工作的要求及省委书记陈敏尔“要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的指示,认真总结“十二五”期间我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作成绩,学习交流经验,研究探讨问题。9月29日,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现场会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召开,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与会人员先实地参观了安顺开发区三合苗寨、镇宁自治县民族特色村寨大寨村和高荡村,并进行了全省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现场揭牌。当天下午,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和发展工作推进会举行,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出席并做重要讲话,省民宗委主任吴军主持会议,省民宗委副主任徐飞,省旅发委巡视员杨俊在会上就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全省各州(市)统战部、民宗委、旅发委,贵安新区社管局,各县(市、区、特区)民宗局有关负责人近300余人出席会议,为保护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出谋献策。

三合苗寨:“民族文化既要保护,也要发展”

三合苗寨位于安顺市西部,有“东方第一染,三合蜡染村”之称,是目前存在的为数不多的纯苗族村寨之一,苗族文化保存完好。在三合苗寨的建设中,安顺开发区以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为目的修建了苗族文化陈列馆,用以展示苗族服饰、劳动工具、苗族风俗、苗族乐器等,打造了集生产、销售、展示、培训、体验为一体的苗族蜡染文化传承基地。

省民宗委主任吴军和省旅发委巡视员杨俊在完成少数民族特色村镇揭牌后,带着观摩队伍参观了三合苗族文化陈列馆。

“民族文化既要保护,也要发展。”吴军在参观时对与会人员强调说。

与会人员走进陈列馆,琳琅满目的精美蜡染很快吸引住大家的目光,与会代表纷纷凑前细致观看,点头称赞的同时,不忘掏出手机拍照留念。在蜡染创作培训大厅,几位蜡染艺术家正在专心致志地创作,蘸着蜡的雕刀在她们手上宛如画笔一样来去自如。参观到三合苗学堂时,吴军停下脚步,仔细询问了苗族老医师的生活情况和苗医药发展情况。

“能不能将村卫生室搬到苗学堂里来,这样既节约资源,又方便乡亲们看病”安顺市副市长罗晓红建议道。吴军在参观完以后鼓励三合苗寨相关负责人说:“你们做得很好,很有特色,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民族文化过去一直被错误认为是一种落后的文化,是拖经济发展的后腿,但三合苗寨的蜡染和苗医药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说明,民族文化只要善加引导利用,是可以为现代化服务的。”普安县民宗局局长黄康国感慨道。

大寨村:以中药扶农富农

观摩车队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缓缓下坡,还没进入大寨村,就远远传来了欢迎的锣鼓声。吴军和杨俊在现场为大寨村揭开了民族特色村镇的授牌。随后,观摩队伍在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晓凯的带领下走进大寨村民族文化陈列室参观,刘晓凯和吴军一边认真听导游讲解,一边跟与会人员讨论每件藏品的功能和特色。

在导游的带领下,观摩队伍到大寨村百灵生态园进行考察。百灵生态园是依托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对中药材原材料的大量需求和安顺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将中药材种植加工、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康体培训、示范教育融为一体打造的现代中药材产业示范园。生态园占地面积221亩,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及一个多功能中心岛、一条活水河贯穿园区。

观摩队伍走进园区大棚,近距离体验了园区虎耳草、吉祥草、铁皮石斛等中药材的种植培育。大棚内,十多个个头缠青帕的布依老太太一边仔细检查铁皮石斛的生长情况一边聊天。

“生态园每天用工人数约100人,平均工资80元。许多老人、妇女在技术员指导下都能上工,每天工作4、5个小时,一个月下来能有两千左右的收入。除了打工,有的村民在园区的示范带动下,开始了中药材种植。我们向合作社和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签订产品回收合同,对药农种植的药材,保证以合理价格全部回收,目前,园区辐射带动大寨村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农户1046户,以户均种植2亩高效中药材计算,可带动5000个贫困家庭增收致富。”百灵生态园主管陈道金说。

刘晓凯和吴军边参观边询问生态园的经营销售状况,并鼓励生态园继续做大做强。

“大寨村百灵生态园将中药民族药和生态观光旅游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新的经营发展策略,值得效仿。”遵义市一名与会代表如是说。

参观最后,园区工作人员还为观摩队伍准备了九品香水莲花茶。品着橘黄鲜艳的九品香水莲花茶,大家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

高荡村:“宝贝啊!宝贝”

“宝贝啊!宝贝,陈敏尔书记的眼光真是独到,民族文化真是贵州最为珍视的宝贝!”刘晓凯在参观完最后一个观摩点——镇宁自治县高荡村后,在回程的车上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车队出大寨村后,沿着高速路走了一段,连拐了几个弯便上了去高荡布依寨的乡间小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沧桑的三孔古石桥,镇宁自治县县委书记庞琨介绍说,这座桥叫梭罗桥,建于明代,桥下的河叫桫椤河,是高荡及附近村寨的母亲河。

高荡村位于镇宁自治县环翠街道办事处西南面,处于黄果树大瀑布和龙宫两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之间,由原高荡、旧苑、元总、贡寨四个村寨合并而成,全村居民471户、2262人,其中的高荡组全系布依族,为伍、杨两姓,保存有大量的石木结构干栏式石板屋,先后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寨”,也是贵州即将试验的三个生态体验旅游示范景区之一。

观摩队伍沿着进寨小道进发,不一会儿,一座高耸巍峨的寨门赫然出现,寨门站满了迎接客人的村民,他们穿着布依盛装,唱着布依敬酒歌,举着倒满米酒的土碗迎接远方的客人。

入寨门,右手边有座石砌的建筑颇为引人注意,导游说这是高荡布依民俗馆,该馆由镇宁县布依学会会长杨芝斌牵头筹资建设,主要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布依文化为目的。馆内收藏有镇宁布依族生活生产用品以及布依族传统服饰、蜡染、刺绣、乐器等。共有藏品三千余件。

刘晓凯为高荡村揭牌后,便领着观摩队伍逐层参观布依民俗馆。参观完毕时已到返程时间,但大伙觉得不过瘾,又深入寨中继续参观。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沉淀了千年的石砌房屋,无不在诉说着古老的布依文化,无不在体现着布依人民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哲学。路边,布依族妇女正安坐在织布机前织布,年迈的布依老奶奶正忙着织草鞋,旁边的布依少女正专心致志画着蜡染。

“高荡村展示展览馆是镇宁自治县布依学会会长杨芝斌兴致勃勃牵头办的,确实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有功之臣。”刘晓凯赞赏道。

“年轻的一辈都不穿草鞋了,我织草鞋的木架前年也差点给我劈了当柴烧,自从旅游搞起来后,很多进村的游客喜欢看我编草鞋,有的游客还出钱跟我买草鞋。我现在一天能卖好几双草鞋,做都做不赢。”在路边的编草鞋的老奶奶对记者说道。

“文化是民族村寨的灵魂,高荡村从建筑和整体村容村貌来看,是这么多年来我看见的保存最好的布依族特色村寨。它的石头墙,石片瓦,建筑物上的‘尺头’,还有就是那个特色窗户,建筑学上叫什么,要弄清楚,要和布依文化结合起来。一定要高度重视保护与开发,在开发当中一定要把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民族元素很好的发扬光大,要加大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促进贵州旅游的繁荣发展。”刘晓凯说。

高荡村东面小山的悬岩上,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拒敌的堡垒。据村里人介绍说,这是一座占地约300平方米的古堡。古堡分内外两层,内圈可称为指挥所,堡顶盖石板,外围可称为瞭望台,站在这里整个寨子尽收眼底,从寨子几个路口进出的人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对面大山上建有大屯,与这里的古堡遥相呼应。寨后的山顶上有三十余间用石头砌成的简易民居遗迹,布满整个山顶,站在山顶上,寨子和古堡一目了然。这是营盘,是古时供寨上老弱妇幼避兵、匪患的场所,具有部分军用性质。眺望着远处的营盘,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岁月。

“营盘就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我们高荡人,要珍惜眼前和平美满的幸福生活。”一位姓伍的布依老人感叹道。

了解黔西南更多最新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新闻邮箱:ldqxnw@163.com 有奖报料电话:0859 -3224873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